首页 德智中文 目录 A-AA+ 书签 语音阅读
男声女声
男声女声
+速度-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338章 天下革新

残唐重生李世民 by 寻香帅

2019-8-20 15:38   字数:5112   阅读量:129

“勇气……”陆贽都愣住了。//www.CYxiaoshuo.com最新的小说阅读网//皇帝所说的这些事情,要办起来所需要的勇气可不是一般人所具备的。他说道:“陛下。不知道现在所谈论的,是不是陛下之前所说的那第三件事情?”

“是的。”李世民点头,肯定的说道,“由处理这一次关内削王的遗留问题,开始一场让大唐脱胎换骨的大革新。你不认为,眼下正是一个最好的楔机吗?大唐不能再按照现在固有的路子走下去,不然崩溃和灭亡是迟早的事情。由土地问题引发的一系列问题,已经让大唐不堪重负病入膏肓。如果我们不革新,不变法,那就是坐等灭亡。”

“可是,土地革新所面临的困难,是异常巨大的!”陆贽说道,“光从长安来讲。我们这些朝堂大员也就罢了,那是肯定强力支持陛下支持这些变法的。可是……那些仕族门阀,他们愿意吗?仕族门阀,是帝业和皇权的根基。伤动了他们的根本利益,他们还会拥护陛下么?王朝的根基松地,那将是莫大的危机。”

“说得好。这也是为什么这些年来,历代的大唐国君都发现了这样的问题,却又不敢于推行革新的根本原因。”李世民说道,“可是陆贽,你说一说,眼下长安最大的仕族门阀,是哪几家?”

陆贽惶然一怔,喃喃说道:“郭家和……吴家!”

“很好。”李世民十分自信的微微一笑,说道,“那么你再说一说,朕如何开口让他们帮助朕推行这些变法与革新,他们会有不答应的理由么?”

“没有……”陆贽再一次惶然的摇头。心中想道:朱雀门的血案,让长安的仕族门阀十去。剩下的以郭家与吴家为尊。吴仲孺是当朝国丈,就是让他将全部家当交给皇帝女婿那也是没有问题的。郭家地人,历来忠于朝廷行事低调稳妥。但凡朝廷有任何差谴一向都是慨然应允的。再加上郭、郭暖这些郭家的当家人,跟皇帝的关系也是异常的稳固,郭之子现在就在皇帝身边当御林军将军……皇帝的这一步棋,走得可真是深远、高明啊!从一开始,他就有目的地和长安仕族豪门处理好了关系。一场大屠杀后,长安以郭、吴二家为尊。/WWW.CYxiaoshuo.com最全的小说阅读网/只要他们点头同意了皇帝地要求,还有谁家敢说个不字?既然在长安这个最为复杂、盘根错节的地方都能拿下。关内其他地方哪里还有推行不下来的道理?再加上就在不久前的削王措施实行下来……皇家的人都乖乖地束手就犯了,又还有哪个不知死的仕族门阀敢跟朝廷对着干?皇帝,果然有着非常人的胆魄和城府!他所做的一切事情,都已经事先埋好了伏笔——这一场变法,很有可能会成功!

李世民看着陆贽。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来,呵呵地说道:“怎么样,陆贽。你还有什么别的不同意见么?”

“没有。中文网”陆贽果断的摇头,说道,“微臣以为。这一次以土地为基础地革新与变法,很有成功的可能性。微臣愿意誓死追随陛下,维护这一场让大唐重新振兴的革新与变法!”

所有的大臣们都一起站出来。齐齐拜倒:“臣等誓死追随陛下!”

“众爱卿平身!”李世民非常的高兴,大声说道,“有卿等相助,大事可成。武元衡,在土地与兵制进行革新的同时,官制也是可以同时进行一些改革了。你手中不是已经有了一套重组吏治、奖罚监督的法子吗?不妨也在现在说出来,大家都参谋参谋,提些意见。”

“是。陛下。”武元衡拿出了一份厚厚的折子,不急不徐地说道,“陛下登基之前,已然在朝廷上恢复了三省六部合议参政的制度。该制度从唐初时历行,一直都收效极佳。只是在天宝年以后。三省六部的制度名存实亡。权利也集中在了少数大臣甚至是宦官的手中。其实微臣的吏治革新,也谈不上是什么真正地革新。就是恢复之前我大唐的官员选拔与任免制度。朝廷之上。三省六部,人员精简。陛下之前已经废除检校官与员外官,这些拿薪不办事地冗官,现在微臣将他们进一步精简,具体是这样的……”武元衡将三省六部的官员人数,一一道出。就是现有的官员,也裁去了近三分之一。

“被裁去的朝廷官员,可以发放一年的薪俸,让他们停职候用回家营生。一但国家再有有人之时,这些人将是首选。”武元衡说道,“地方上的官员任免,变动较大。///www.cyxiaoshuo.com最快的小说阅读网//微臣建议,除长安、洛阳、太原、河南、成都五地之外,其他地方皆不设府。军镇长官,也改为行军道大总管,仿唐初制度。刺史执政,都督管兵。文武职官责任鲜明,互相辅助、互相钳制。”

众人又是一骇,心中暗道:要废除节度使吗?!

李世民看了众人一眼,自然知道他们在想什么,徐徐说道:“武元衡,就以东都洛阳为例,你给朕说说,这官制该怎么改?”

“是,陛下。”武元衡说道,“东都,数十年来一直是由东都留后掌管军政大权。其实,东都这个地方,也是户口百万,治民治军同样的重要。要想找一个文武同时兼备的人来执掌东都,谈何容易?因此,就有了之前有勇无谋的韩全义这种人充任东都留后。而且军政大权集于一身,此人后来还参预了谋反。微臣的建议就是,设立洛州刺史与洛州都督。刺史管辖东都治下五州十七县的民生政务,都督专心练兵驻防,不问政事。刺史与都督之间,都不能私调兵马行事。都督所执的兵马节符,必须要加上刺史堪发的文书,才能调动兵马。当然,有陛下圣旨或是兵部的文书下达,刺史与都督都必须严格执行钧令。这样一来,兵部的职能也才可能真正的发挥作用。陛下,对地方的军队也就有了实际的掌控和操作权。这样。地方军镇想要拥兵自重尾大不悼,也就难了。”

“好!”李晟和马燧这两个大元帅,同时拍手叫好。马燧激动地说道:“陛下,倘若这样的制度真的能够推行,那废除节度使制度,指日可待。微臣也是当过节度使的人,深知为什么那么多人迷恋节度使一职。节度使。掌管地方所有军政大权甚至是生杀予夺之权,父子传承,俨然是个小王国。对于朝廷,根本就是阳奉阴违没有放在眼里。微臣建议,武大人所说的这个吏制改革。可以先在东都、并州太原、朔方节度、泾原节度、凤翔节度这些地方试行。东都与太原,都是陪都,朝廷的控制能力比较强。朔方、泾原、凤翔,这都是边防的重要军镇,以军队为主。而且这些方地节度使。都是陛下亲信的大将,想要推行也不难。如果吏制改革在这些地方推行的效果非凡,就可以再往南面推行。从山南到蜀地。可一一效仿而行。”

李晟也是拱手一拜:“微臣非常赞成马相公的这个提议!陛下,兵制改革之后,很有必要继之以吏制改革来稳固兵制改革后的成果。只有真正恢复朝廷对地方军镇地控制权,兵制的改革才有意义。否则,那些节度使再任用自己的权力去自行征收赋税、招收兵勇,那兵制改革就是坛花一现,扬汤止沸。因此,微臣对武大人的这一套吏制改革办法。百倍推崇。”

李世民微微笑了一笑,对陆贽和薛存诚说道:“朕的两个谏议大夫,可都还没有说话。”

薛存诚和武元衡是挚交好友,二人之间恐怕早就是谈论这些事情不下百次了,这时候自然没有任何地疑义。陆贽想了一想。说道:“陛下,微臣对这些措施本身。也没有什么意见。只不过……前些日子,原朔方度使李怀光因谋反被废,他的养子石演芬现在接手了朔方节度使一职。微臣有些担心,他会不会强力的抵制这一措施?”

“不会。”李世民说得十分肯定,“石演芬曾在朕地身边跟过一两年的时间,朕对他非常的了解。石演芬与李怀光还有些不同。他虽然是李怀光的养子,可是性格禀性却是十分的忠直而且诚实。当年李怀光要跟着朱谋叛的时候,石演芬就苦口婆心的劝李怀光不要那样做,还因此险些被李怀光杀掉。这一次李怀光的事情败露后,朕第一时间给朔方写了信,将事情告之石演芬。石演芬马上痛哭流涕地将自己绑了起来,要进京请罪。要不是他身边的将军们苦苦相劝,他恐怕都一死以谢罪了。后来朕连发了三道谕旨,才劝住了他,让他好好坐守朔方,不要有别的什么念头。现在朕任命他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、授冠军大将军二品衔,他应该不会有任何意见。”

“如此甚好。微臣,也就没有任何疑义了。”陆贽退了下去。

李晟想了一想,站出来说道:“陛下,微臣曾是泾原节度使,现在是犬子李作为节度留守在理事。犬子年幼,恐不堪重任。微臣想自请卸去泾原节度使一职,并让犬子回到长安来。”

“哦?”李世民惊了一惊,说道,“朕原本打算,让李朔当泾州大都督的。良器想让他回京吗?”

李晟有些为难的说道:“犬子毕竟年幼,本就不胜任节度使一职。现在面临兵制与吏制地各项革新,肯定会手忙脚乱难以应付。微臣担心他无力应付,误了陛下大事。再者,犬子的生母,近日病重……”

“原来是这样!”李世民说道,“既然如此,朕就将李调回长安先尽孝道再说。泾州那里,朕派高固前去。你们以为如何?”

“高固地确是合适的人选。”李晟等人都表示赞成。

“至于凤翔那边,朕打算还是将浑再派过去。”李世民说道,“西线那边,需要一个大元帅坐镇。朕找算加封浑为河西道行军大总管,改凤翔府为岐州,任命原凤翔节度使留后郝为岐州大都督。浑去了岐州,总督西线兵马,防御外敌。朕,也才可以在关内安心的办这些事情呀!”

李晟和浑都呵呵的笑了起来:“这一下,浑的清闲日子可是过到头了。”

“应该说,是我们大家的清闲日子,都过到头了。”李世民也笑道:“李晟、马燧,你们在长安就会清闲吗?兵制改革,那么多的大事要办,你们可不轻松。而且你们都是阁部的丞宰,朕三天两头都要找你们议事。”

李晟和马燧都欣然道:“愿随陛下驱驰!”

一直搭不上什么话的门下侍郎、大儒孔巢父,这时候才抽空儿出来说了句话:“陛下推行这若干变法与革新,确实是大唐近百年来最大的手笔。微臣建议,陛下不妨来取个名字——就叫景兴革新如何?”

“也好。”李世民笑道,“就让我们有个顺口的东西可以念,天下读书人议论起来,也好有个正式的命题。今天我们所议的,都是一些大体的政策与方略。真正的落实的实处,任何一件细小的事情都会很棘手,也很麻烦。在座的诸位,今后几年里可都会异常辛苦了。朕今日在此,很多谢有劳诸位了!”说罢,李世民站起身来,拱手对群臣拱手拜了一礼。

群臣慌忙拜倒回礼:“愿受陛下驱策,万死不辞!”

大唐的天下,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与革新,从太极宫弘文馆里,就此拉开了序幕。

<?php include_once("baidu_js_push.php") ?>
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,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,你将获得[100智粒] 的奖励,一个IP计算一次.

打开手机扫描阅读

收藏 书评 打赏

上一章
返回顶部